展厅介绍

战国之世,千乘之国五,万乘之国七,中山国是十二个诸侯强国中唯一由北方游牧民族白狄族鲜虞部建立的国家。

在列国争雄的战国时代,中山国这个仅次于七个“万乘之国”的“千乘之国”,凭借其勇猛善战的雄风和纵横捭阖的策略称雄一时,在列国争强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由于中山国统治者非周王室宗亲,国家命运又几经起伏,所以一直没有引起史学家的足够重视,我国古代史书中关于战国中山国的记载非常简略零散,其文物、遗迹又长期湮没于地下,所以两千多年来战国中山国成为鲜为人知的“神秘王国”。

战国中山国的考古发掘是20世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20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勘探了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一带的战国中山国都灵寿古城,发掘了中山成公墓、中山王营墓和中山王族三、四、五号墓等五座王族墓和百余座贵族、平民墓,共出土文物两万余件,中山雄风再现于世。

为了让公众全面了解中山国波澜起伏的历史、独具特色的文化、精彩绝妙的文物,河北博物院精心举办了《战国雄风一古中山国》 陈列。展览面积1845平方米,展出文物1400件(套)。分为国史、国都、经济、文化、征战、王陵、铜器、陶器和玉石器9个单元,全面展示了中山国在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和不凡成就,表现了中山国精湛高超的手工技艺和奇思妙想的艺术创造,突出了中山国的游牧民族个性,体现了昂扬不羁的战国雄风。

陈列设计追求简洁大气的美学风范,不尚浮华,以“看不见”的极简设计突出文物,体现了博物馆展示设计美学的新方向。展厅的灯光亮度均匀,感觉舒适;低反射率玻璃展柜视线通透,让观众赏心悦目。


发现中山国

1977年,中山王鲁墓出土了三件刻有长篇铭文的青铜器,中山王(cuò)铁足铜鼎、中山王夔龙饰铜方壶和(zIzi) 铜圆壶,记录了中山国的重要史实,确认了中山国都和王室世系,补正了史书阙如,为研究战国中山国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参考资料。

国史

中山国的历史几经风雨,十分曲折。

中山初称鲜虞。公元前774年,“鲜虞”之名首见于《国语》。春秋时期,由鲜虞、肥、鼓、仇由几个部落组成的鲜虞部落联盟,逐渐由陕西北部、山西向中原地区迁移。公元前662年,鲜虞出击邢国,两年后又征伐卫国,使邢君出逃,卫君被杀。春秋中后期,鲜虞的主要对手是晋国,晋国相继灭掉了鼓、肥两个部落。公元前507年,鲜虞出兵晋国,大败晋军。

公元前506年,“中山” 之名首见于《春秋》。

公元前494年,中山与齐、鲁、卫共同伐晋,取得晋国的棘蒲( 今河北赵县境内)。公元前491年,中山收留了因晋国内乱逃奔而来的晋大夫荀寅。晋国为报此仇,于公元前489年派赵鞅“帅师伐鲜虞”,并获大胜。此后20余年间,史籍对中山国没有只字记载。公元前459年至457年间,中山国又持续受到晋国的致命打击,几乎灭国。公元前457年,晋国征伐中山,中山国遭受重创。

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率部重新崛起,建都于顾 (今定州境内),并仿效华夏诸国 建立起政治、军事制度,与中原诸国相抗衡。


中山国的历史几经风雨,十分曲折。

中山初称鲜虞。公元前774年,“鲜虞”之名首见于《国语》。春秋时期,由鲜虞、肥、鼓、仇由几个部落组成的鲜虞部落联盟,逐渐由陕西北部、山西向中原地区迁移。公元前662年,鲜虞出击邢国,两年后又征伐卫国,使邢君出逃,卫君被杀。春秋中后期,鲜虞的主要对手是晋国,晋国相继灭掉了鼓、肥两个部落。公元前507年,鲜虞出兵晋国,大败晋军。

公元前506年,“中山” 之名首见于《春秋》。

公元前494年,中山与齐、鲁、卫共同伐晋,取得晋国的棘蒲( 今河北赵县境内)。公元前491年,中山收留了因晋国内乱逃奔而来的晋大夫荀寅。晋国为报此仇,于公元前489年派赵鞅“帅师伐鲜虞”,并获大胜。此后20余年间,史籍对中山国没有只字记载。公元前459年至457年间,中山国又持续受到晋国的致命打击,几乎灭国。公元前457年,晋国征伐中山,中山国遭受重创。

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率部重新崛起,建都于顾 (今定州境内),并仿效华夏诸国 建立起政治、军事制度,与中原诸国相抗衡。


国都

灵寿古城是中山国的后期都城,位于今平山县三汲乡一带,始建于公元前380年前后。灵寿古城依自然地形建成,西北傍太行山,南依滹沱河,东临冀中大平原,地理位置优越。古城平面呈桃形,南北长约4.5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东西城垣外有自然河沟,自北向南流入滹沱河,成为天然的护城河。城垣上建有多处守城用的城垛,城外东部高坡上建有小城,小城中最高点为军事设施“召王台”。城内分为东城和西城,中间设有隔墙,城内宫殿建筑区、手工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商业活动区和王陵区分区明确。东城的西北部为手工业区,东部和南部地势较高,建有宫殿区;西城东南部也是宫殿区,西城的南部和最北面分别为平民居住区,西城的北部和城外西边为王陵区。古城高度设防,城垣和城外的要害部位均建有守城设施。古城遗址出土了大量建筑构件,反映了都城建筑的宏伟风貌。

乳钉阴云纹瓦当
乳钉阴云纹瓦当
乳钉双鹿纹半瓦当
乳钉双鹿纹半瓦当
双鹰头山峰形瓦钉饰
双鹰头山峰形瓦钉饰
陶交互斗
陶交互斗
乳钉阴云纹瓦当
乳钉阴云纹瓦当
乳钉双鹿纹半瓦当
乳钉双鹿纹半瓦当
双鹰头山峰形瓦钉饰
双鹰头山峰形瓦钉饰
陶交互斗
陶交互斗
经济

进入中原地区后,中山国由游牧生活进入农耕社会,大量使用铁制农具,农业生产发达。灵寿古城发掘的铁器作坊遗址以及中山国遗址、墓葬中出土的众多铁农具,都证明农业生产在中山国的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山国手工业发达,能工巧匠众多,制陶、琢玉、冶铸金属器,技艺高超。灵寿古城内发现的手工作坊遗址具有一定规模,并出土了大量生产工具。官营作坊有专门的生产管理机构,许多产品上刻、铸有器物的制造年代、督造官吏和工匠姓名。

中山国的商业活动非常活跃,计量器具齐全,进制设定科学。中山国铸造本国专有货币一一成白刀币,也流通晋国的空首尖足布,赵国的甘丹刀币、白化刀币、蔺字布币和燕国的匽刀,并且盗铸晋国、赵国和燕国的货币。


文化

进入中原的鲜虞中山国,既接受了中原文明,也遗存了一些自身特有的文化习俗。中山国保留了山神崇拜;国都外有专门的祭祀场地,用牲畜和玉器进行祭祀;遗址中出土了大批书写或刻印有文字、符号的器物,其文字与中原地区相同。

陶人俑拜山
陶人俑拜山
龙形青玉佩
龙形青玉佩
龙形墨玉佩
龙形墨玉佩
墨书大理石片
墨书大理石片
陶人俑拜山
陶人俑拜山
龙形青玉佩
龙形青玉佩
龙形墨玉佩
龙形墨玉佩
墨书大理石片
墨书大理石片
征战

中山人喜猎、尚武、擅战,兵强马壮,武器装备精良,战车轻便灵活。自春秋立国,中山先后与晋及战国时期的魏、齐、燕、赵等大国持续征战,屡克劲敌,跻身强国之列。中山国君经常在山野中行猎,田猎活动既是娱乐,也是一种军事演练。中山王墓出土的田猎用具种类繁多,制作精美;中山国王族墓葬中出土的车具制作精致、配饰华美,工艺水平较高。

狩猎宴乐图铜盖豆
狩猎宴乐图铜盖豆
  • 金鐏
    金鐏
  • 黄玉剑首饰
    黄玉剑首饰
  • 圆形猎帐柱顶帽
    圆形猎帐柱顶帽
  • 带铭铜戈
  • 铜铍
    铜铍

中山国主要战事

中山国主要战事

王陵

灵寿古城西城北部和西城之外的两片区域,是中山国的王陵区,共有七座王族墓,现已发掘中山成公墓、中山王(cuò)墓和中山王族三、四、五号墓。中山成公墓和中山王管墓均为“中”字形积石墓,设有存放随葬品的库室:两墓主室已被盜空,库室内文物幸存,墓上原来均建有巍峨的享堂建筑。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