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志愿者张鹏携小志愿者来我院参观交流
11月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志愿者张鹏带领来自北京的20余名小志愿者来我院参观,并与我院志愿者带领的20余名河北电视台小记者进行交流。“宫女头上戴的头巾是巾帼!”“在国博里也有一件玉衣呢!”孩子们稚嫩的抢答声、欢笑声、鼓掌声不断地从河北博物院“快乐学堂”里传出,欢乐、融洽的氛围弥漫整个学堂。
同晒“宝贝”,对比中学习成长
在河北博物院“快乐学堂”,省博两名讲解员以风趣幽默的讲解,向小志愿者们“揭开”了三件馆藏文物的“绝密档案”—— 中山王铁足铜鼎、长信宫灯、刘胜金缕玉衣。在“揭秘”过程中,工作人员采用幽默的语言、互动的形式,对文物的特点、细节、历史背景进行介绍。两地的小朋友们积极参与,踊跃地回答一个个与文物有关的问题。来自北京的小志愿者听到我院三件文物的介绍后,对在场的小记者说:“国博也有很多宝贝,欢迎河北的小朋友去北京参观。”
随后,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志愿者张鹏也同样向小朋友们介绍了国博的三件文物——雁鱼铜灯、刘脩金缕玉衣、后母戊鼎。志愿者张鹏是孩子们口中的“鹏鹏哥哥”,在国博当志愿者已超过10年。这次,张鹏拿出“看家本领”, 讲故事、提问题,贴心细腻地带领孩子们了解国博馆藏的文物,不断地引导孩子们去认识博物馆,把他对历史文物及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孩子们心中,让孩子们多一份观察,多一份思考。两地的小朋友们分别拿出手中的纸和笔,记录下交流中学到的知识。
鹏鹏为孩子们讲解
同显“身手”,交流中展示风采
两地的小朋友们除了担任小志愿讲解员和小记者外,还经常深入社区、学校,传播中国历史文化。来自北京的几位小志愿者特意准备了一些小故事与河北的小记者分享,《大盂鼎的故事》、《颜真卿的故事》、《我来讲恐龙》……北京的小志愿者轮流上台展示,河北的小记者边听边记录,整个交流活动在热闹和谐的氛围中接近尾声。
交流结束后,我院的讲解员带领小朋友们参观了《石器时代的河北》、《河北商代文明》、《慷慨悲歌—燕赵故事》、《大汉绝唱—满城汉墓》、《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北朝壁画》、《名窑名瓷》、《曲阳石雕》等8个展览,小朋友们紧紧地跟着讲解员,与讲解员互动,唯恐遗漏了任何信息。
孩子们在展厅参观
此次交流,两地的“小朋友”互相切磋,两地的“大朋友”互相学习,不断充实着讲解内容和方法,并搭建起两地志愿者沟通联系的桥梁。
北京小志愿者为大家讲解
我院讲解员为孩子们讲解
河博简介| 常设展览| 教育活动| 历史文化| 网上调查| 留言反馈
河北博物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5 Hebeimuseum ALL RIGHTS
冀ICP备11019299号-2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2429号
院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东大街4号 咨询电话:(0311)966518
微信服务号
官方微博
微冀河博
官方抖音号
微信服务号
官方微博
微冀河博
官方抖音号
河北博物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5 Hebeimuseum ALL RIGHTS
冀ICP备11019299号-2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2429号
院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东大街4号
咨询电话:(0311)966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