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来龙去脉
  • 龙腾四海
  • 龙的传人
  • 与龙共舞
  • 结语
  • 前言
  • 来龙去脉
  • 龙腾四海
  • 龙的传人
  • 与龙共舞
  • 结语

Sample Image
Sample Image
Sample Image
Sample Image
Sample Image
Sample Image
Sample Image
Sample Image
Sample Image
Sample Image
Sample Image
Sample Image
Sample Image

鱼龙纹铜盘 西周

敞口外侈,腹下内收,有双耳高出口沿,圈足。腹外壁与圈足部均饰夔龙纹。盘内腹部顺向排列写实鱼纹一周,鱼睁眼闭嘴,摇尾摆鳍,似在水中游戏追逐。盘心在鱼鳞纹地上刻盘龙一条,龙头居中,双目突出,毛发飘拂,龙身绕龙头形成两周宽带状鳞纹。气势恢宏,工艺精湛。

此盘为盥洗用具,商周时期宴飨时用,宴前饭后要行沃盥之礼,与匜(或盉)配套使用,用匜或(盉)浇水,用盘接水。

邢窑青釉双龙柄尊 唐

双龙柄尊因口沿至颈部的龙形柄而得名,是唐代的典型器,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此件双龙柄尊,釉色青白,施釉不到底。盘口,喇叭形高颈,上有弦纹组成的凸棱,丰肩鼓腹,下腹微收。双柄为龙首形,龙身弓曲,尾部垫于肩上,龙首形象威猛。

双龙柄尊工艺精湛,磅礴大气,凝聚着我国工匠的非凡技艺,成为唐代达官贵人重要的随葬器物,是墓主人生前身份的象征。

雕龙套料烟壶 清

圆口,斜肩,扁圆腹,透明料套红料,雕一盘绕壶身的蟠螭。

套料鼻烟壶是玻璃鼻烟壶的一个主要品种,技法有两种:一是在料胎上满套与胎色不同的另一色料,之后在外套的这层料上雕琢花纹;一是用经加热半熔的色料棒直接在胎上做花纹。套料有套一色和多色之分,各色变换使用,绚丽多彩。

红漆描金云龙纹扁圆皮里翎筒 清

筒呈长条状,扁圆形,两端有盖,红地描金彩。筒身红色,饰描金四爪云龙纹,筒盖饰描金云纹。

翎筒为盛装顶戴花翎的专用器具。清朝官员的服饰,除补服是区别高低品级的重要标志外,顶戴花翎也是重要标志。顶戴花翎由顶珠、翎管和翎枝构成,由于顶戴花翎的重要性非比寻常,因此需用专门的器具做妥善保存。

{$v[alt]}
{$v[alt]}
{$v[alt]}
{$v[alt]}
{$v[alt]}
{$v[alt]}
{$v[alt]}
{$v[alt]}
{$v[alt]}
{$v[alt]}
{$v[alt]}
{$v[alt]}
{$v[alt]}
{$v[alt]}
{$v[alt]}
{$v[alt]}
{$v[alt]}
{$v[alt]}
{$v[alt]}
{$v[alt]}
{$v[alt]}
{$v[alt]}
{$v[alt]}
{$v[alt]}
{$v[alt]}
{$v[alt]}
{$v[alt]}
{$v[alt]}
{$v[alt]}
{$v[alt]}
{$v[alt]}
{$v[alt]}
{$v[alt]}
{$v[alt]}
{$v[alt]}
{$v[alt]}

龙形青玉佩 战国

玉青碧色,雕为龙形,长身,弯曲略呈S形,龙身剔地浅浮雕蟠虺纹,中部有圆孔供系佩。龙形佩是战国玉组佩中的重要饰件之一。

组佩,古称“杂佩”,是相互赠予的佩饰,更是贵族表示身份及地位的礼仪服饰。

饕餮夔龙纹铜卣(yǒu) 商

酒器。有提梁,带盖,器腹部饰饕餮纹。提梁饰凤纹,两端雕兽头。盖的下部、肩、圈足饰夔龙纹。盖和器身均有铭文“□作父丁宝尊彝”7字。

画珐琅夔龙方盘 清

方形,倭角,内饰夔龙、花卉纹,底有铭文“赏心”。

画珐琅是珐琅工艺的重要类型,是指在金属胎体上烧制底釉,再使用釉料直接在釉面上进行绘制,需经过多次烧制才能完成。画珐琅工艺于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早期传入中国,成为清代宫廷中一项重要的艺术品门类。

青花釉里红龙纹盘 清·道光

敞口,浅腹,圈足。器内和外壁绘青花釉里红海水纹和龙纹,足底露胎,底书青花“大清道光年制”。

彩漆描金双龙戏珠椭圆菊瓣盘 清

盘为浅腹,花瓣式口。内壁为金边红地与金边绿地相间的祥云纹饰,中央为两条金绿彩五爪正龙戏珠纹饰。外壁为描金边填绿、紫彩花朵。圈足饰金边一道,底为红色。

双龙钮盖三足石砚 东汉

青石雕成,圆形带盖,盖面呈斜坡状,中部圆雕昂首对峙的双龙,两龙吻部连接,身躯盘旋、四足匍匐,形体粗犷雄浑。砚台中央放置一圆锥体砚石,合盖后正好把研石容置在内,造型古朴浑厚,做工精细。砚是中国古代文房四宝之一,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研磨颜料、敷彩作画的容器,商周时期开始用于研墨。

Sample Image
Sample Image
Sample Image
Sample Image
Sample Image
Sample Image
Sample Image
Sample Image
Sample Image
Sample Image
Sample Image
Sample Image
Sample Image
Sample Image
Sample Image
Sample Image
Sample Image

鱼龙纹玉烟壶 清

玉青色,呈鱼形,鱼嘴为烟壶口,鱼身两面阴线刻鱼的眼睛及规则的鱼鳞,靠近头部浅浮雕水草,鱼尾分叉翘起。鱼背镂雕一条龙,龙头爬在鱼头上方,龙身刻满阴刻斜方格状龙鳞。

红彩雕瓷龙纹天球瓶 清

器为直颈,球形腹,平底。口部饰回纹和如意云纹,主题纹饰为“鲤鱼跳龙门”,龙尾缠绕颈部,龙头向下,口吐一束海水,下腹部一条红鲤鱼从海浪中向上跳跃。底心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红彩篆书款。

鲤鱼为“稚龙”,骑坐鲤鱼有得道升仙之意,传说河伯的坐骑就是鲤鱼。唐代人们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但愿得鱼化龙,青云直上”,“一登龙门,便声价百倍。”

龙凤纹韘形玉佩 清

玉色青白,微泛黄,玉质莹润。器体扁平,主体为椭圆形,中心有一圆孔。

两面纹饰相同,以阴线刻饰卷云纹。两侧附饰透雕而成,并以阴线装饰,一侧为凤鸟纹,凤鸟挺胸,高冠上卷,华尾下垂。另一侧为变形龙纹,呈爬行状。一龙一凤,饱含了“龙凤呈祥”之意。

镂雕苍龙教子玉带扣 清

玉料白色,玉质细润光亮。钩头为龙首,鼻宽口方。正面镂空高浮雕蟠螭,蟠螭口衔灵芝,身体弯曲,头向龙首,形成一幅苍龙教子的温馨场面。

“苍龙教子”是清代玉带钩的常见图案,典故出自《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古人以苍龙喻窦燕山,五子为窦燕山的五个儿子。

粉彩百子龙灯纹帽筒 清

器身以6个海棠形镂孔为饰,绘楼阁,数位童子有的举龙灯,有的举鱼灯,或手拿乐器,或燃放鞭炮,神态各异,称“百子龙灯”图,足内书“大清同治年制”红彩篆书印章款。

{$v[alt]}
{$v[alt]}
{$v[alt]}
{$v[alt]}

辰龙蹁跹报春早,犹盼盛世瑞雪飘。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龙以东方神秘的独特意蕴,衍化出复杂多变的艺术造型,承载着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兼容并包的文化......

从来没有这样一种动物,能够纵贯古今,得到如此多中国人的身份认同;从来没有这样一种动物,能够跨越时空,将五洲四海的炎黄子孙凝聚在一起。

所以,龙真的存在吗?但是,龙真的不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