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博物院》2021年目录
《博物院》2021年第一期
专访
馆校融合,让博物馆资源“点亮”未来——专访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罗静/罗静 张亚娜
让博物馆为孩子播下成长的种子——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如平访谈/陈如平 李吉光
理论研究
馆校合作现状的调研与思考/罗跞 胡芳 宋娴
博物馆实践
分众化理念下双主体馆校合作模式的构建——以南京博物院为例/郑晶
论博物馆中小学生教育资源的整合策略——以山东博物馆为例/姜惠梅
以中小学博物馆专职教师培养推动博物馆教育发展——以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学博物馆主题课程实践为例/申珅
博物馆教育中嵌入项目式学习的意义及策略/刘芳芳 李光
“5R”,搭建儿童在博物馆学习的桥梁——情感互动视角下博物馆的儿童展览解读/杜莹
地域文化视野下博物馆教育读物的创作研究——以舟山博物馆《博物东海:舟山博物馆文物故事读本》为例/李飞群
基于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博物馆教育项目设计探析——以河北博物院孤独症儿童项目为例/王晓阳
河南博物院文物修复保护主题研学课程的设计理念与实践/化夏 胡晓宇 张怡晗
世界遗产地青少年社教工作的调查与思考——以良渚文化遗址为例/于秋娜
博物馆教育视角下的观众参观行为调查与分析——以“衣冠流徙诗书粲然:馆藏西南联大民族调查文书资料展”为例/刘阳
我国博物馆儿童游戏化学习在教育中的应用现状研究——以省级博物馆为例/吴镝 谢颖
《博物院》2021年第二期
专题 新媒体与博物馆文化传播
基于博物馆的新媒体应用——博物馆现状考察与趋势分析随想录之一/祁庆国
新媒体时代博物馆主体性的思考/徐玲 范洁帆
博物馆的未来,重塑“具身博物馆”新形态——从2021年世界博物馆日主题说起/王思怡
博物馆云端智慧传播初探——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实践为例/余晓洁 马丽
IP授权模式下博物馆发展文化传播新业态的探索——以苏州博物馆为例/蒋菡 郁颖莹
新媒体时代文化遗产价值传播思考——以源流运动实践为例/王佳月
理论研究
新兴技术重塑场馆的基本功能/李无言 王小明
单类器物展形式设计技巧运用偶拾/薄海昆
元明龙泉窑凤尾瓶略论/周雪妍
博物馆实践
天津利顺德大饭店建筑遗产可持续发展之路探析/刘尊志 郭紫烨 杜义茹 杨雪健
论日本铁路工业遗产的博物馆化保护与利用——以京都铁道博物馆为例/陈哲
20世纪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以安徽博物院老馆为例/赵甜甜 丁飞
《博物院》2021年第三期
专题 革命文物展览与教育
关于红色展览“命题设计”的思考:以“伟大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展”展览形式设计为例/李赫 孟哲
博物馆“展教合一”红色教育活动开发模式探析——以河北博物院“朗读明星梦工坊”为例/贾叶青
创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理念与实践——以中共一大纪念馆为例/孙宗珊
互联网语境下的红色纪念地信息化实践与探索——以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为例/吴力斌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讲好红色故事/刘蕴泽
理论研究
唐代剪纸贴花瓷枕探析/刘东
北极阁出土清重修关帝庙碑考/张云燕
首都博物馆藏刘墉款大字轴考辨/宋文汐 李瑞涛
博物馆实践
记忆之场:博物馆叙事与展演——以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为例/杨晶 龚越
疫情下的展览交流与策划——孔子博物馆“亚洲文明展”侧记/杨孝瑜
历史文献在展览中的再呈现:以“盛筵——见证《史记》中的大西南”为例/王麒越
博物馆参与式公众项目开发理念与策略——基于美国克拉克艺术中心相关实践的思考/李颖翀
博物馆网站导览推荐路线初探/黄公达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在博物馆出境展览工作中的运用/陈莉
对我国中小型博物馆志愿者的思考——以山东省中小型博物馆为例/马海真 刘新国
《博物院》2021年第四期
专题 博物馆学的形塑与分支
展览叙事:从方法到视角/许捷
新博物馆学的引入、发展与未来/王思渝
博物馆教育理论及其发展初探:内涵、发展和未来/周婧景 马梦媛
发挥“课程”在我国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中的主渠道作用/郑奕 骆云卿
理论研究
纪念类博物馆“网络仪式”的符号学分析——以“国家公祭网”为例/张俊龙
文物主题标引之原则与方法研究——以文献领域为参照/石倩雯 黄明玉
博物馆实践
从“文物展示”到“历史叙事”: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策展设计理念分析/李德庚
“互联网+展览文化活动”引发的思考——基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与美团的首次合作案例/付万坪
博物馆教育部门进校园的挑战与对策——以故宫博物院为例/邓晨钰
浅析破碎残缺青铜器的支撑、展陈与保存系统——以合浦文昌塔出土青铜提梁壶为例/刘彦琪
3D打印技术在金属文物复制中的应用——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鎏金铜观音造像、双兽首三轮盘的仿制为例/张鹏宇
红漆镂雕绣球式庆成灯的制作工艺研究/张彤 康葆强 王娜 张云
《博物院》2021年第五期
专题 博物馆儿童观众研究
博物馆亲子教育活动的反思与改进/邓卓 刘楠 舒琛 杨梦霞 于雪梅 唐智婷
会员家庭对儿童博物馆教育项目的认知与评价研究/尚修芹 林隽乔 赵雅琴
通过亲子对话研究提升南博参观满意度/王维宇 郑晶 高梦琛
DIY评估在美术馆教育中的应用——以“我心中的美术馆·小学生第一课”为例/刘端玲 叶小青 宁妮娅
科技博物馆参观前中后三阶段学习模式的优势——基于两种学习模式及其效果的质性比较研究/谢娟 季娇 尚修芹
理论研究
我国博物馆教育游戏研究综述/黄婷婷
博物馆基金会的概念、现状与发展趋势/张斌盛 徐湮 韩海丽 王小明
论博物馆品牌保护/刘松林
扬州新见唐代邢良墓志研究/魏旭 刘刚 秦宗林
南京大报恩寺北宋地宫出土舍利供奉与源流考析/阚颖浩 王乐乐 周保华 马清林
博物馆实践
中国国家博物馆导览系统观众需求分析/赵菁 赵靓
新时代博物馆数字传播的实践与思考——以河南博物院为例/张得水 贺传凯
老字号企业博物馆发展困境及应对策略——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刘韵婕
《博物院》2021年第六期
访谈
博物馆理念的经验与实证——王宏钧访谈录/王宏钧 潘守永 覃琛 王思怡
专题 青年博物馆人的实践与反思
从动手实践到行业实践——技术史视野下科学中心到科学博物馆的转型/沈辛成
当代物证征藏标准分析/付莹
试论博物馆教育空间的迭代与升级/张博文
理论研究
博物馆本性及特性析/宋向光
博物馆展览叙事语境的构建/曹宏
太原市存“天龙禅寺”刻本及相关问题探讨/韩革 陈庆轩 袁佳珍
海外新见北洋海军相关档案文物初探——以德国联邦档案馆、汉堡国际海事博物馆藏品为研究对象/李琮 张远
博物馆实践
小盲盒大世界——探析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成长之路/宋华 姚星
银镀金累丝长方盆穿珠梅花珊瑚盆景的工艺研究/展菲 孔艳菊 刘瀚文 张雪雁 王娜
相关新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