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教育活动在欣赏中感悟历史 在感悟中传承文化 ——河北博物院创新讲解“约•会•国宝”导赏服务
“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方法主要有几种?”“汉代熏香比之前出现了什么新特点?”“长信宫灯是如何实现环保功能的?”……观众们带着问题全神贯注地听,讲解员耐心热情地进行解答,这是河北博物院“约·会·国宝”导赏服务中的一幕幕场景。
观众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讲解
文物珍宝是漫长历史的见证,河北博物院常设展览展出的5000多件(套)精美文物,集中展示了河北二百万年来的灿烂文明及燕赵先民的卓越智慧。社会教育部撷取13件国宝精萃,创新文物阐释与展示的新方式,推出了“约·会·国宝”导赏服务。
“约·会·国宝”让文物“活”起来
从10月23日至11月27日,每周五下午“约·会·国宝”导赏服务都准时和观众“相约”。社会教育部讲解员创新讲解方式,两人一组,互相配合,你一言我一语、有问有答,通过一系列启发性、引导性的问题,以轻松、愉悦的方式引导和鼓励观众逐渐融入到展览当中,提高了观众的参观兴趣。双人讲解语言通俗易懂,与观众心理距离贴近,具有极强的平等交流感,能快速激发起观众积极思考的热情,让观众更好地认识这些燕赵文物瑰宝的文化内涵,让参观者从走马观花式的观看展览,变为深度探索了解文物历史文化之旅。
你问我答,新颖的讲解方式更加吸引观众
除了互动讲解,在导赏活动中,新媒体课件大放异彩。讲解员精心收集整理了与“国宝”文物相关的图片、文献等详实的资料,尤其是对一些在普通参观中难以观察到的纹饰、文字细部及文物的内部结构等进行了比较完备的信息数据采集,并将其制作成展示课件,不仅可以将文物旋转、放大,还可以将多部分构成的文物逐一打开,动态展示“国宝”文物的细节结构,让观众从各个角度零距离欣赏国宝,达到听觉与视觉的高度统一,获得高质量的参观体验。
使用多媒体手段,动态展示“国宝”细节
“约·会·国宝”导赏服务不仅极大地拉近“国宝”文物与观众的距离,提升了观众的参观体验,同时也促进导赏人员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推动了讲解员服务质量的提升。比如,为了讲清楚元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可能的“主人”是谁,讲解员就查找了多篇论文、文献资料,最终又转化为通俗简明、准确得当的话语,深入浅出地解释给观众。
“约·会·国宝”让讲解员和观众都获益匪浅
“约·会·国宝”导赏服务融入互动性、探究学习的服务理念,旨在用“国宝”文物品鉴文化,藉“国宝”文物梳理文明,以“国宝”文物沟通古今,借“国宝”文物诉说中国古人的创造力和工匠精神,通过与国宝的“约会”,让观众徜徉于燕赵多元的文化时空,感悟河北厚重的历史,传承文化精神。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河博社教人员精益求精,因为对燕赵历史文化的自豪、对中华文明的深切热爱,正是我们念兹在兹的初心!
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河博人一直在努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