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河北博物院积极开展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 主题宣传活动
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强调文化机构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博物馆的教育、研究职能的进一步发挥,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日益凸显。
河北博物院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海报
喜讯频传!河北博物院成功入围新一轮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名单,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本次全国共有15家博物馆入选,这对于我院建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引领行业发展的世界一流博物馆意义重大。聚焦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联合公布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名单,年度大展“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河北特展”入围前20强。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河北特展”入围前20强
在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围绕“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2024年度主题,河北博物院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陈列展览、专题讲座、社教活动、公益鉴定、主题直播讲解、数字互动体验、线上答题等文化传播活动,以需求为导向,积极优化环境、提升服务,促进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的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
一、积极营造热烈浓厚的主题氛围
(一)悬挂张贴主题宣传海报及标语
按照国家文物局的统一安排,制作主题宣传海报和标语。在主院区南区大厅悬挂主题标语、进行主题花卉装饰,在北区北门口处悬挂主题宣传海报。在广场户外LED大屏及南区等多媒体信发系统,循环播放2024年度“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标语和宣传海报等内容。
悬挂主题海报
在南区大厅装饰主题花卉
(二)积极推送主题宣传内容
在国际博物馆日期间,河北博物院官方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矩阵及信发系统等,统一展示2024年度主题海报、标语及相关活动等内容。
信发系统展示主题海报
二、提供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
(一)开放展览服务社会大众
国际博物馆日期间,“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大汉绝唱——满城汉墓”等10个常设陈列,及“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河北特展”“香聚香识——古人的‘香’生活”等3个临时展览对观众免费开放。通过官方网站和微信等渠道继续开放38个数字云展览。
游客跟随讲解员看展
(二)积极推进馆际交流协作
外推展“千乘中山——古中山国精品文物展”“王者归来——汉代中山国出土文物展”“侯马盟书与中山三器文字艺术展”分别在广州南越王博物院、定州博物馆和临汾博物馆展出。院藏文物“长信宫灯”等参与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的“天下同一——秦汉文明展”展览。
外展宣传海报
(三)精心组织系列教育活动
1、结合“香聚香识——古人的‘香’生活”展,推出“‘寻馨雅聚’——国际博物馆日香文化雅集”特别活动。为观众介绍中国香文化发展源流,围绕展览相关文物及与“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河北特展”中的画作赏析,引领参与者了解古人的用香习俗,带领大家动手“打香篆(印香)”,通过实践感受香文化的魅力。
“‘寻馨雅聚’——国际博物馆日香文化雅集”活动
2、举办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咨询活动,充分发挥博物馆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社会功能,不断满足社会公众对自有藏品历史、科学、艺术及文化价值方面的知识需求,加强文物鉴定知识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积极引导民间科学、合法收藏,提升公众的文物鉴赏水平。
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咨询活动
3、围绕“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这一主题,推出“教育增广文化芬芳”主题活动。表现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呈现新时代博物馆活力。活动荟萃河北博物院优秀教育项目,通过特色讲解、互动讲解、主题情景剧、朗诵、舞蹈、观众互动等多种形式,打造现场式教育空间,让观众感受教育魅力、享受文化芬芳。
“教育增广文化芬芳”主题活动
4、结合“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河北特展”,推出“寻美丹青”名家课堂。遴选丹青中的兰花题材,引领参与者现场临摹写意、品味古人眼中风姿卓越的兰,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绘画的生动气韵,体验传统绘画的博大丰灏。
“寻美丹青”名家课堂
5、“文博讲坛”公益讲座,推出第335期,题目为“保护文化遗产 延续雄安历史文脉——河北雄安新区考古工作七周年概述”。邀请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雷建红老师,主讲讲述雄安新区考古调查和勘察、容城南阳遗址、城子遗址等10项专题考古工作的丰硕成果。
第335期“文博讲坛”公益讲座
6、开展“传统文化惠万民”主题文化服务走基层活动。文化服务队先后走进衡水安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南王庄镇初级中学、南王庄镇周大转村,通过开展讲解技能培训、举办“精品文物 璀璨国宝”巡展、组织文物模型组装与雕版刷印体验等系列文化活动,送去丰富的博物馆文化服务。
“传统文化惠万民”主题文化服务走基层活动
7、更新数字互动设备。面对观众群体年轻化、知识化发展趋势,投放文物空中成像展示台、多点触控互动墙、AR眼镜等增强体验的技术设备,通过科技手段提高文物数字化展示与服务水平,以科技赋能博物馆,让更多“文物活起来”。
多点触控互动墙掠影
8、举办线上线下观众互动活动。负一层“河博文创艺术空间”,开展“与河博同行——有奖逛河博计划”活动,对暗号拍合影赢取定制明信片。观众还可以到河北博物院邮局文创店参加“河博故事小讲堂”,讲述河北历史、文物故事赢好礼。同时,观众不仅可在馆内各文创服务区免费加盖特色纪念章,还可以将自己喜爱的文创产品带回家。
河北博物院邮局线下观众互动活动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日宣传活动
(一)组织各级媒体开展主题采访宣传报道
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上午,围绕我院展览开展、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赏及社会教育等活动,组织中国文化报、中国旅游报、河北广播电视台、河北新闻网、燕赵晚报等各级新闻媒体,对我院开展的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进行专题采访等对外宣传报道。
院领导接受媒体采访
采访策展人员
(二)推出“画里画外 品鉴经典”主题直播活动
“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上午,联合河北广播电视台策划推出“画里画外 品鉴经典——走进河北博物院《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河北特展》主题直播”活动,聚焦“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河北特展”年度大展,以直播展示+行进式讲解模式,带领网友沉浸式逛特展、听讲解、赏名作、品文韵。同时,对“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开展的各项宣传活动进行推介。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人民日报视界客户端、河北新闻网、河北旅游资讯网、百度、微博等省文化和旅游厅属新媒体平台等平台同步直播进行了推广,观众浏览量近800万人次。
直播逛展活动海报
记者与河博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直播讲解
(三)加强与各级媒体合作开展主题宣传活动
1、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中国舆论场》栏目合作,通过“潮起东方 潮玩中国”特别板块内容,聚焦博物馆文创系列,推出我院中山国3D纸艺拼插模型、“冀灵萌兽”系列盲盒和“长信宫灯”拼图等具创新性和趣味性的文创探访体验式报道活动,将现代创意设计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深度融合,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中国舆论场》栏目“潮起东方 潮玩中国”系列报道
2、积极参与河北融媒大直播活动;同时与石家庄广播电视台合作,通过《遇见石家庄》节目第二季《穿越诗文遇见你》,对外推广“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河北特展”,带领观众感受中国绘画之美。
河北融媒大直播活动
3、加强与长城新媒体合作,通过“考古河北·博物馆寻宝记”直播活动,对我院精品文物进行宣传推广,展现河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增强公众对博物馆文化的认知与兴趣。
“考古河北·博物馆寻宝记”直播活动
4、与河北卫视《河北新闻联播》栏目合作推出《文化中国行·探访河北》系列报道之河北博物院专访活动,讲述河北博物院如何围绕观众需求打造精品展陈。
河北卫视《河北新闻联播》之《文化中国行·探访河北》系列报道
(四)加强官方自媒体宣传矩阵开展主题宣传
围绕“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年度主题,及结合“香聚香识——古人的‘香’生活”等展览,开展话题转发抽奖送好礼、微博线上答题送好礼等观众互动参与活动,并选出若干名幸运观众送上精美文创奖品。
河北博物院自媒体线上观众互动活动
河北博物院将继续坚守初心、笃力前行,以满足人民需求、服务人民生活为导向,着力加大文化产品供给,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和研究功能,彰显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争创代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引领行业发展的世界一流博物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