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本馆新闻 > 详情

邂逅非遗 传承古韵——“五一”假期河北博物院教育活动精彩纷呈

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以非物质的形式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河北博物院策划开展了系列主题活动,以精彩纷呈的形式展示河北地域文化特色,与广大观众一起邂逅非遗,传承古韵。

探秘多彩珐琅 感受非遗魅力

景泰蓝又称掐丝珐琅,高贵典雅,其制作工艺繁复。景泰蓝制作技艺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月1日,结合新展“华彩珍蓝——河北珐琅艺术展”,河北博物院开展了“探秘多彩珐琅 传承非遗工艺”趣味探索活动,与小朋友们一起走近溢彩流光的景泰蓝艺术。活动以精心编写的答题卡为指引,引导参与儿童在展厅自主探索,激发大家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在教育人员的引领与协助下,孩子们通过探索,积累了许多与珐琅器制作技艺、纹饰内涵等相关的知识,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图片

教育人员发布探索任务,小朋友们仔细阅读答题卡

图片

探索归来,收获满满

欣赏武强年画 敷彩国宝印象

武强年画色彩绚丽、题材丰富,极富地方特色,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月3日开展的“缤纷敷彩——武强年画”活动,以“什么是年画”开始,向孩子们分享了年画诞生、发展、演变与成熟的过程。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视频了解了武强年画的制作过程,并自己动手,印制了武强年画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六子争头,还拓印了“长信宫灯”文物小像,亲身体验了独具特色的非遗技艺。

图片

看我们的成果是不是很棒

以花叶作色 印记美好青春

青春似盛放的花朵,闪烁着朝阳的光辉。在5·4青年节之际,河北博物院精心为青年朋友们策划开展了魏县织染互动体验活动,与大家一起“花叶作色 印记青春”。活动中参与青年在亲身体验中品味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意蕴,感受民间艺术中所蕴含的智慧与匠心,用花叶作色,晕染出象征青春激情的红、代表青春蓬勃的绿,将美好青春完美印记。

图片

教育人员与大家分享魏县织染相关知识

图片

参与人员以花叶作色,印记美好青春

五一假期,河北博物院一线工作人员坚守岗位,用热情微笑与温暖服务迎接八方来客;讲解员用声音串联起千年文脉,让沉睡的文物开口诉说历史;教育人员在缤纷多彩的社教活动中,与观众朋友一起感受河北大地的非遗魅力……河北博物院辛勤工作的员工们用专业与热忱搭建起连接古今的桥梁,让文化的火种照亮更多心灵,让博物馆成为公众乐享假日时光的文化空间。

上一篇:河北博物院文化工作者赴衡水地区开展2025年文化人才服务支持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专项实施工作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新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河北博物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5 Hebeimuseum ALL RIGHTS

冀ICP备11019299号-2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2429号

院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东大街4号

咨询电话:(0311)966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