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河北博物院深耕文化服务 点亮多彩暑期
为深入落实国家文物局关于2025年暑期博物馆开放服务工作相关部署,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河北博物院结合实际采取系列措施,包括延长开放时间、强化安全保障、推出多元主题展览、开展专题教育活动等,为广大观众奉上精彩的暑期文化盛宴。暑期累计接待观众76.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8.4%;其中省外观众占比40%,为区域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强劲新动能。
举办多元主题展览,增加文化供给
河北博物院深入挖掘文物文化内涵,策划推出八大主题展览,涵盖历史文化、传统非遗、红色文化、自然科普等多领域,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载体多样,成功吸引各年龄层的观众走进博物馆,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脉搏。
“天下长安——唐代文物精品展”精选陕西、河北出土的220件(组)唐代代表性文物,为观众徐徐展开一幅长安人炽热活跃的生活图卷。“鲸奇世界”通过12件珍贵的鲸豚标本与51件仿真模型,运用多媒体展项、互动装置和艺术造景,打造适合全年龄段观众参观体验的通识科普展览。“文脉华章——冀藏古籍文化展”“华彩珍蓝——河北珐琅艺术展”等展览立足燕赵深厚地域文化特色,深度展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魅力,获观众一致好评。
“山河永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革命文物展”“河北抗战图片档案展”,通过珍贵实物与历史影像,追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英勇奋斗的光辉往事,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太行精神,获国家级官方媒体密集报道,社会反响热烈。
由河北博物院与马蒂罗斯·萨里安故居博物馆、衡水内画艺术博物馆联合策划的“画里画外中国韵——河北武强年画与衡水内画艺术展”也于暑期在亚美尼亚正式开幕。展览精选95件(套)代表性展品,从制作工艺、用途、类别等多视角展示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构筑对话交流的平台,推动中亚两国的文明互鉴与艺术交流。
创新社会教育活动,提升服务广度
河北博物院持续深耕社会教育沃土,开拓创新服务模式,通过手工课堂、流动博物馆、专题研学等形式,开展15大项228场教育活动,形式活、覆盖广、反响好,有效激发了社会公众探索历史、感知文明的浓厚兴趣。
积极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促进区域间博物馆行业的深度交流与合作,京、津、冀三地(文物)博物馆学会策划发起“溯源文化 探寻历史——京津冀博物馆联合教育项目”。今年暑期期间组织实施了以“抗战记忆·红色之旅”为主题的系列联合教育实践活动,以“研、学、游”结合的形式开展抗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丰硕。
“雏鹰展翅 见证成长”2025年暑期大、中学生志愿服务圆满结营。经过面试、培训、考核等环节,43位学生志愿者成功上岗,参与暑期博物馆一线服务,期间提供《山河永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革命文物展》讲解服务837场,惠及观众1.1万人次,发放观众调查问卷1000余份,有效提升了青年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服务意识。
致力于探索志愿服务创新,河北博物院系统化构建和管理团队、制定日常管理规范、加强讲解知识培训,全面提升志愿者讲解员的专业素养与服务能力。暑期期间,223名注册志愿者活跃在观众咨询岗、讲解服务岗等岗位上,活跃在展厅内,为观众提供专业讲解9716场次,服务11.5万观众,成为博物馆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
加强文物活化应用,深化文化体验
河北博物院积极拓展文物活化利用与价值转化的新路径,聚焦文创研发、数字技术赋能及馆藏文物活化,推出多款文创产品,打造沉浸式互动场景、拓展云上数字资源平台,传播广、创意新、市场热,有力延展了博物馆的体验边界。
扎实推进文创产品开发,暑期新推出53款文博主题文创,并组织临时展览配套文创74款,倾力打造文化创意空间,撬动文旅消费需求。凭借其创新设计和潮流化表达,河北博物院成功吸引了年轻群体关注,品牌影响力持续升温。尤其在石家庄草莓音乐节期间,河北博物院单日接待量达2.4万人次,成为暑期文旅重要引流项目。
大力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体验场景中的集成应用,综合运用动作捕捉、VR虚拟现实等数字科技,让国宝“长信宫灯”等珍贵文物活起来。河北博物院推出的“数字艺术沉浸体验展”“数字艺术快闪展”等,视觉效果震撼、互动体验极强,是探索数字文化新场景的标志性案例。
暑期通过官方微信、微博、抖音等自媒体平台,河北博物院加强与央视及新闻客户端、新华网等各级媒体合作,积极构建融媒体宣传矩阵,开展主题采访等宣传报道活动,新媒体全平台累计发布信息2000余条,“缤纷‘展’现 云享河博”“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孙楠带粉丝游河北博物院”两场主题直播活动,浏览量超750万。
做好暑期安全保障,优化开放服务
河北博物院全力应对暑期客流高峰,同步强化安全保障并优化开放服务,实施延长开放时间、升级技防安控体系、强化防汛措施等组合举措,服务精、保障实、应对强,切实实现暑期安全稳定的参观环境。
7月至8月间,每日延长开放时间一小时,为观众提供更充裕的参观空间,同时大力增设公益讲解服务,暑期累计提供专业讲解828场次。持续优化场馆参观环境,并增设互动体验项目,显著提升了暑期的服务接待能力和观众满意度。
做好汛期安全防范,对各院区排水情况进行排查、整治,组织修订、完善防汛应急预案,补充储备防汛设备,开展防汛演练,加强人员值班值守。强化安保力量部署,组织一线安保人员开展危险品识别、应急处置及文明执勤培训,增加巡逻岗人员数量和频次。强化技术防范能力,及时完成安、消防设备设施的维修维护,积极营造“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的良好参观氛围。
暑期博物馆的参观热潮,充分展现了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文化需求。河北博物院紧抓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共建机遇,立足暑期服务升级节点,不断拓展文化供给,深化服务效能,积极推动数字赋能,提升文物保护利用能力,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城市文化建设注入新活力。
相关新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