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童心探寻古代文明 合作收获无限精彩 ——“童心探寻 文明碰撞”社教活动大获成功
2020年12月初,河北博物院推出新展览《亚洲古代文明展》,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参观。配合该展览,河博社会教育部精心设计了教育活动“童心探寻 文明碰撞”,一群7-12岁、好奇心旺盛又富有探索精神的少年参加了活动,直呼活动精彩、收获满满。
看我创作的“大鹏金翅鸟”
亚洲的全称是亚细亚洲,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这里孕育了两河文明、印度河文明和黄河长江文明等诸多人类古老文明,它们彼此辉映、相得益彰,为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何浓缩其中精华、加以巧妙引导,在有限的时间内带领活动参与者沉浸式地领略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亚洲古代文明的特色,感受文明之光的魅力,是非常考验教育人员的课题。集思广益后,教育人员将活动细分为了三部分:展厅参观——合作“寻宝”——动手创作。
12月12日上午,参与活动的少年们根据随机抽签结果分为“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三组,他们因彼此竞赛而兴奋起来,在教育人员带领参观展厅、介绍重点知识时,个个听得聚精会神;见到气氛渐入佳境,教育人员把早早设计好的“寻宝图”发给三个小组成员,寻宝图中按照纵向的时间轴列有不同文明的线索,需要各小组成员根据参观所得和已知线索,补全寻宝图,发现各个文明在不同年代的“宝藏”,最终完成“文明之树”的绘制。
孩子们认真地参观亚洲古代文明展
随着探寻的深入,各小组都发现仅靠本组寻宝图中提示的线索,不足以填充完成“文明之树”,需要分工合作、共享线索、彼此帮助才能更好绘制、最终完成,于是大家更深刻地理解了正是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彼此融合,才能形成今日丰富多彩、百花灿烂的文明格局。
离开展厅,回到快乐学堂,三个小组分别获得了不同的材料包,在亚洲古代文明展文物的启发下,试着自己动手创作不同地域文明的代表性文物的艺术品。创作的过程,也是感受东方智慧的启迪与滋养的过程,参与活动的少年们领略了远古先民的生活方式、活动足迹与精神寄托,将自我发现与先祖足迹进行比对、切磋,用历史提供的灵感火花点亮未来之路,切身感受历史的变迁与文明的成长。一个个少年行动起来,争当文明的发现者与守护人!
教育人员耐心指导“波斯锦”的织法
“妈妈,我当了一回‘文明探险家’,依靠团队分工合作,完成了‘亚洲古代文明之树’的绘制呢!”“爸爸,我获得了‘虚拟造物·文明创始’技能,自己动手‘创造’了一件亚洲古代文物的模拟艺术品,太好玩了……”这是参与活动的少年们兴奋、满足又意犹未尽的样子,这一张张欢乐的笑脸正是对教育人员最大的肯定与褒奖。传播优秀文化,把文物中的故事讲出精彩,正是河博教育人员的初心与始终不变的努力方向!
参与活动的孩子们得意地展示他们精心创作的作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