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本馆新闻 > 详情

【如果国宝会说话】长信宫灯——来自汉代的一束光

  看见这盏灯,仿佛能够看见被它照亮的时代。


  一位西汉宫廷女子,眉眼细长,脸型圆润,头上佩戴巾帼,身穿曲裾深衣,跣足而坐。两千余年,她未曾挪动一步,却从西汉启程,带来遥远的一束光明。


  她为灯而生,两手持握灯盏,向前投射光亮,身体是烟尘的容器。想象着她的温度,如同感知到久远的温暖。光阴长短如灯火明灭。


长信宫灯2.jpg


  1968年,在河北省满城县,城西三华里的陵山上,先后发现了两座汉墓。


  当墓室中散落的铜构件被重新组合后,擎灯侍女安然沉静的表情,从尘土中浮现。铜灯内外刻记的多处铭文,讲述着它经历的复杂流转。“长信尚浴”,这盏灯曾在长信宫的浴室里使用,长信宫灯由此得名。


长信宫灯.gif


  这些铜灯,点燃过汉代的暗夜,映照出人心美丽的憧憬。层出不穷的样式中,釭灯最为奇妙。釭灯造型多为动物或器具。长信宫灯,是唯一已发现的人形釭灯。

  

  一件宝器,一位佳人,从此执手,互为你我,艺术家完成了卓越的设计。


长信宫灯0.jpg


  女子左手托起底座,右臂宽大的袖管自然下垂,扣住托盘,成为灯罩。灯盘上立有两枚遮光片,盘边设有手柄,开合与转动间,可以控制光的照度和角度。


  西汉时,常用动物脂肪制作燃料,燃烧时黑烟弥漫,气味难闻。【说明字幕:灯盘容量≈263毫升】


  釭灯内部的空腔,是汉代人实现环保的诀窍。灯点燃后,烟随热气流顺衣袖进入空腔,过程中温度逐渐下降,烟炱(tái)便附着在内壁,避免弥散,保持空气清洁。


  灯体的组合部件可以拆卸,底部开敞,便于清洗内部。


2.0.jpg


  控制光亮,这寻常的需求,被创造出超凡的精致。在灯盏明灭、烟雾婉转中,我们见证前人的心意与考量。


  时间似光,生命如烛。

  长信宫灯,带来灵动的光亮。


上一篇:继承国学传统 弘扬民族文化——河北博物院“青葵剧社”获赠锦旗
下一篇:徐艳红:长信宫灯—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智慧”

相关新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河北博物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5 Hebeimuseum ALL RIGHTS

冀ICP备11019299号-2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2429号

院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东大街4号

咨询电话:(0311)966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