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文博新闻 > 详情

十载东风 满园春色 文明交流互鉴谱新篇

东风骀荡,草木蔓发,又是一年春光好。十年前,同样是在春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精辟指出文明是多彩、平等、包容的,向世界深刻阐释了中国的文明观——“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此后,习近平主席在国内外诸多场合发表一系列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运用东方文明的智慧所阐述的文明观不断延伸,如和煦春风吹拂着世界,深深影响着世界。

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十年来,国家文物局和广大文物工作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为指引,着力推动文化遗产活起来,积极开展文化遗产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深化文明交流、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贡献中国力量。


深化价值挖掘阐释 擦亮文化遗产“金名片”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赓续中华文明,厚植文化自信,方能在互鉴之路上不弃本心,不失本色。十年来,国家文物局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深入挖掘文物价值、加大研究阐释力度、创新研究成果展示传播,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挖掘文物价值,展览推新出彩。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前夕,汇集亚洲全部47国与埃及、希腊两个文明古国珍贵文物的“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开幕,以文物串联起文明对话的轨迹。2021年,“平行时空:在希腊遇见兵马俑”线上展览在中希文化和旅游年开幕式上正式推出,综合了VR漫游、实时渲染、虚拟拍摄等技术,提供了包含4种不同“时空体验”的虚拟展馆,实现两大古老文明穿越时空的第一次线上邂逅。2023年,“何以文明”数字大展走进联合国总部及五大洲8个国家和地区,运用数字技术构建移动化、交互式的时空框架,对良渚文化、殷墟、三星堆等十处重点遗址进行沉浸式复现,再现“中华何以五千年”的伟大辉煌。十年来,线上线下展览逐年递增,“玉韫九州”“汉字中国”“鉴往知远”等大展精彩纷呈,文物展览、文博场馆日益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窗口。


亚洲47国文物齐聚“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


“平行时空:在希腊遇见兵马俑”线上展览


考古发现层出不穷,文明探源不断深化。十年来,重大考古研究不断深化对中华文明的认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一步实证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聚焦关键时间节点和重大事件,取得一系列进展。泥河湾、二里头、石峁等19处考古遗址公园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公布挂牌的55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模式不断创新,社会效益逐步凸显。

数字技术创新应用,科技助推文化传播。近年来,国家文物局以“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为主要抓手,大力推动文物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虎鎣”、故宫博物院“绘真·妙笔千山”、敦煌研究院“数字敦煌”、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再现金沙”、龙门石窟的“万佛洞三维数字虚拟现实体验”、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VR“畅游遗址”……丰富文物资源凭借现代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活起来”。


助力“一带一路” 搭建合作交往“连心桥”

十年来,国家文物局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物交流合作,在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物援外项目、中外联合考古、人才培养等方面硕果累累。

2014年,我国联合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实现“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跨国申遗成功,成为“一带一路”文化建设重要的早期收获。2016年中沙双方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举办“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展览,2018年“华夏瑰宝”展览在沙特利雅得国家博物馆举办;2019年,我国为哈、吉、乌、塔四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遗产点管理规划、申遗文本等提供咨询指导;2023年,我国积极支持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联合申报“丝绸之路:泽拉夫尚-卡拉库姆廊道”申遗成功;如今,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正有序展开。

2018年举办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下考古培训班”,作为我国首次举办的水下考古队员国际培训项目,为柬埔寨、伊朗、沙特等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储备了一批高素质的水下考古人员。举办的亚洲区域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高级人才培训班,通过分享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和实践经验,以国际文化遗产合作项目带动提升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文物专业人员技术水平。此外,近年来组织召开的“一带一路”文物保护技术国际研讨会、“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文化遗产论坛”“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石质文物保护专业人员线上高级研修班”等学术活动,增进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文物国际交流合作与人才培养。

哈萨克斯坦拉哈特古城遗址、吉尔吉斯斯坦科拉斯纳亚·瑞希卡古城佛寺遗址、塔吉克斯坦萨拉兹姆遗址、乌兹别克斯坦明铁佩遗址、蒙古国高勒毛都2号墓地、沙特阿拉伯塞林港遗址……十年间,中国考古工作者与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阿联酋等19个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33项联合考古项目,取得古丝绸之路研究的重要进展和突破。


中国政府援助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北门广场修复后


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茶胶寺保护修复项目、援助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援助尼泊尔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建筑群修复项目……十年间,中国在蒙古国、柬埔寨、尼泊尔、乌兹别克斯坦、缅甸、吉尔吉斯斯坦等6国开展11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项目,把“一带一路”建成了交流互鉴、民心相通的文明之路。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里,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同样捷报频传:中国文物工作者到访埃及、突尼斯、沙特、阿联酋、伊朗、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推进中沙塞林港、中埃孟图神庙、中突阿鲁斯遗址等既有合作。推动埃及扩大两国联合考古规模,启动设立中埃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与南非开展“巴顿号”沉船水下考古合作,与伊朗开展“波斯之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汇聚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阿联酋共4家文博机构,以及中国10省13家收藏单位84件/组精美文物的“五洲四海:一带一路文物考古合作展”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考古合作成果,献礼“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圆桌会议、中国—沙特塞林港联合考古项目、援孟加拉国耐特什瓦考古遗址公园项目等6个文化遗产合作项目纳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


“五洲四海:一带一路文物考古合作展”中展出的文物


通过文化遗产交流合作,中外各国得以进一步凝聚共识,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注入动力。


参与国际治理 擘画美好家园新图景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逢此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之际,中国深度参与文化遗产国际治理,在构筑中国精神、展示中国文化、传播中国价值、分享中国智慧等方面发挥出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十年来,中国高度重视打击非法贩运文化财产相关工作。2014年,主办第四届文化财产返还国际专家会议,主导制定《关于保护和归还非法出境的被盗掘文化财产的敦煌宣言》并在会议上讨论通过。2018年,正式发布“外国被盗文物数据库”,此后,流失海外文物调查不断深化,外国被盗文物数据信息持续完善更新。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打击非法贩运文化财产国际日”以来,中国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议,在全球率先举办“打击非法贩运文化财产国际日”国家主场论坛,2023年的中国主场论坛以“我们在行动”为主题,重点探讨当前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同心合力、和衷共济更好开展打击非法贩运文化财产的工作理念和路径。近期,国家文物局与美国政府第3次成功续签防止中国文物非法入境美国的政府间谅解备忘录,目前与我国签署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境政府间协定的国家达27个。

十年来,中国深度参与濒危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增加在国际遗产领域的话语权,引领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文化秩序。我国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公约附属委员会委员国。中国文物工作者担任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理事和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2023年,我国首次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公约”缔约国大会副主席国,在金砖国家、上合组织、中国-中亚五国、文明古国等国际多边场合发出中国文化遗产声音,展现中国文化担当。2023年4月,在22个亚洲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3个文化遗产国际组织的150位代表的见证下,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成立,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开启新篇章。作为我国主导创建的首个文化遗产领域国际组织,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是目前亚洲区域内唯一一个文化遗产专门性国际组织。


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在陕西西安召开


在文化遗产国际治理的舞台上,中国不断展现大国担当,成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力量。

东方风来满眼春。距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已过去十年,十年里我们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了更有吸引力的中国形象。中国在文明交流互鉴方面作出的努力与实践,更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如今姹紫嫣红开遍,一幕幕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场景,成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见证。在全球文明倡议的框架下,各国人民携手,将迎来一年又一年的春和景明。


上一篇: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下一篇:首届“博协杯”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决赛在宁波举办

相关新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河北博物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4 Hebeimuseum ALL RIGHTS

冀ICP备11019299号-2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2429号

院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东大街4号

咨询电话:(0311)966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