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
11月2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承办的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高翔,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赵奇,评奖委员会委员、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金冲及,评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德宽,评奖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朱信凯出席颁奖仪式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清华大学李学勤主编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等42部学术成果获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其中一等奖1部、二等奖6部、三等奖12部和提名奖23部。
据介绍,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评奖委员会由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央文献研究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部分高校的21位著名专家学者组成。评奖对象为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出版的中国历史(下限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研究领域,包括通史、断代史、专史(含科技史),考古学、古文字学和古人类学等研究领域,由中国籍学者完成并公开出版的优秀学术著作。
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于1998年7月经中国社会科学院批准设立。历届评奖委员会均由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央文献研究室和著名高校在相关学术领域有名望的专家学者组成,前四届评奖办公室设在郭沫若纪念馆,第五届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原历史研究所)。至今,已经顺利举办五届,共有147部史学专著获奖。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以学术荣誉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经费主要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
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颁发,为部委级学术成果奖项,是目前中国历史学界的权威荣誉奖项。
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的设立,不仅是为了纪念一代史学宗师,更重要的是旨在鼓励广大史学工作者继承和发展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开创的中国史学研究事业,鼓励产生更多的史学精品和史学大家,为研究、弘扬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服务。(徐秀丽)
(国家文物局)
相关新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河博简介| 常设展览| 教育活动| 历史文化| 网上调查| 留言反馈
河北博物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5 Hebeimuseum ALL RIGHTS
冀ICP备11019299号-2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2429号
院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东大街4号 咨询电话:(0311)966518
微信服务号
官方微博
微冀河博
官方抖音号
微信服务号
官方微博
微冀河博
官方抖音号
河北博物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5 Hebeimuseum ALL RIGHTS
冀ICP备11019299号-2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2429号
院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东大街4号
咨询电话:(0311)966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