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回望烽火岁月 感悟赤诚丹心 ——河北博物院举办“烽火映丹心”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活动
物换星移,赤忱如初;烽烟已逝,信念永恒。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河北博物院推出的“烽火映丹心”主题纪念活动于8月28日上午成功举办。活动以多元的艺术形式,再现燕赵大地气壮山河的抗敌史诗,凝聚新时代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
主题活动开始,河北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熊慧彪致辞,系统介绍了河北博物院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推出的红色专题展览,以及结合展出革命文物、依托红色资源策划开展的红色主题教育项目,并指出本次活动正是博物馆活化红色遗产、赓续红色血脉的生动实践。
河北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熊慧彪致辞
山河回响 历史深处的民族记忆
一件饱经沧桑的抗战饭包的故事,拉开了红色主题讲述的序幕,特色宣讲《大爱无声 精神永续》揭开了军民生死相托的深情厚谊,斑驳的饭包承载着血肉相连的家国情怀。《红色传奇记初心 绿色发展谱新篇》将烽火岁月与绿色发展理念交织,展现从战火涅槃到山河新生的时代壮歌;《恋人永远二十四》诉说着战火中刻骨铭心的青春之恋,表达出对和平的热烈渴望;深沉厚重的《不朽》朗诵,表达了对英雄精神穿越时空的敬意。
薪火相传 青春演绎英雄史诗
河北博物院社教品牌“青葵剧社”以多样形式致敬先烈。小演员们扮演河北英烈,情境朗诵《华北大地 烽火英雄》,以清朗之声传递先辈的爱国情怀。原创情景剧《狼牙山五壮士》以纵身跳崖的壮烈瞬间,彰显五壮士视死如归的燕赵风骨;《歌唱二小放牛郎》则通过孩童的舞台演绎,展现少年英雄王二小在抗日战争中机智掩护军民的英勇事迹。《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以稚嫩的声音,深情致敬国际友人的无私奉献。独舞《芳华》,透过舞者柔韧的动作与坚毅的目光,展现了特殊年代里青春的坚韧与力量。
时空交响 艺术熔铸精神丰碑
悠扬歌声串联古今脉络。《错位时空》以旋律架设历史与现实的对话长廊,《如愿》深情唱诵先辈用生命换来的盛世愿景。现场观众参与的互动抗战知识竞答聚焦百团大战、雁翎队、抗战胜利纪念日等核心史实,在互动中传承抗战精神。情景剧《岁月记忆·猪肉炖粉条》以生活细节展现军民共克时艰的智慧。此外,河北博物院还联动帮扶共建博物馆——中共第一农村支部纪念馆推出舞台剧《文物诉峥嵘 冀中抗战情》,生动演绎全国首个农村党支部的发展历程。
活动在气势恢宏的集体朗诵《不朽的抗战》中达到高潮,铿锵之声宣告:“让那永不熄灭的胜利薪火,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这场跨越八十载的深情回望,不仅重现了河北军民血沃太行的壮烈画卷,更以文物与艺术为载体,将伟大抗战精神传递下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那映透烽火的丹心,永远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集体朗诵《不朽的抗战》
“烽火映丹心”主题活动通过宣讲、朗诵、情景剧、舞蹈、歌曲、知识问答等多种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呈现,让革命精神更加鲜活起来。让观众们在回望烽火岁月中,深刻感悟到革命先烈们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所奉献的赤诚丹心与做出的无畏牺牲。
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北博物院近年来紧扣时代需求,以革命文物资源为依托,创新打造多元红色教育品牌,以多样形式弘扬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河北博物院更是集中推出丰富多彩的红色主题教育活动,“经典电影中的河北抗战故事”系列课程、“追溯之旅 红色冀忆”红色主题研学、“忆峥嵘岁月 做红色少年”特展主题活动等,为少年儿童生动讲述河北抗战故事;“镰锤星火 光耀千秋”专题导赏、“歌声中的峥嵘岁月”主题宣讲等深入社区、学校、山村,实现从展厅到社会的红色教育覆盖,有效培塑爱党爱国时代新风;“童声瞻颂 抗战冀忆”青葵剧社夏令营以情景演绎、故事化讲解形式,由少年儿童沉浸式演绎抗日故事;京津冀博物馆联合教育实践“抗战记忆・红色之旅”,聚合三地14大文化地标构建区域思政大课堂,积极推进红色教育资源区域共享。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前后,河北博物院还将继续推出红色主题教育活动,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