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文博新闻 > 详情

杭州“五四宪法”历史档案解密开放成果首次发布

12月4日是第七个国家宪法日,“五四宪法”历史档案解密开放鉴定成果发布会暨浙江省政法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杭州的“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举行。


1.png


发布会上,杭州市档案馆和“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负责人签署了“五四宪法”历史档案解密和开放鉴定成果利用协议并移交相关成果,杭州市档案局局长、市档案馆馆长范飞介绍了相关情况。揭牌仪式上,浙江省委政法委副书记卫中强和第十二届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五四宪法”历史资料研究会会长王金财为基地揭牌。

杭州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的起草地。1953年12月28日至1954年3月14日,毛泽东主席率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在杭州起草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的初稿。1954年3月-9月,宪法起草委员会共召开九次会议,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共召开三次会议,对宪法草案进行反复研究和修改完善,汇聚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意见。特别是1954年6月14日宪法草案正式公布后,全国各界1.5亿余人参加了宪法草案的学习讨论,历时近三个月,共提出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和问题,宪法内容日臻完善。本次移交的鉴定成果中,《学习讨论记录》《宪草初稿讨论意见专辑》和《宪草讨论修改意见汇辑》最能体现杭州当时宪法草案讨论的广泛性与细致性,所征集的修改、补充意见和问题几乎涉及宪法草案的每一个条款。

这批“五四宪法”珍贵史料的解密和向社会公布,对推进历史档案解密和开放工作、研究和展现党领导人民制定“五四宪法”的光辉历程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以来,为进一步挖掘和展示“五四宪法”档案史料,杭州市国家保密局、杭州市档案馆牵头启动“五四宪法”历史档案专项解密和开放鉴定工作,“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积极参与,杭州被列为全国解密和开放鉴定试点城市。

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全领域档案排查、全覆盖数字建档、全要素内容梳理和分批次归口审核,目前一共向社会开放档案195件。部分开放档案在“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栖霞岭馆区展出。(陈韬 蒋伊凡)

(国家文物局)

上一篇:第六届全国十佳文博技术产品及服务推介活动颁奖仪式暨构建中国文保技术和服务体系发展论坛在长沙举办
下一篇:2019-2020年度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会在乌鲁木齐召开

相关新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河北博物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5 Hebeimuseum ALL RIGHTS

冀ICP备11019299号-2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2429号

院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东大街4号

咨询电话:(0311)966518